思考結構,決定了你能看多遠

July 26,2022
思考結構,決定了你能看多遠
來源:筆記俠(ID: Notesman)點擊查看原文

大家會發現身邊一定有這樣的人,跟你說件事咿咿呀呀說半天,你也不知道他到底想表達什麼。

而另外一個人過來跟你說三句話,你不但知道他想說什麼,而且還能記住他的觀點。
更可怕的,你還讓人給說服了。其中的差別,就在於說話的人在思考和表達時有沒有清晰的結構。


對個人來講,如果你具備邏輯,你的思考深度會很深,表達的效率會很高,你可以讓別人清楚知道你表達的是什麼。

而當一個組織內很多人具備結構思考力後,整個組織的管理溝通效率都會得到極大提升。


01
什麼是結構化思考?
很多人好奇到底什麼是結構化思考,下面我們用一個小遊戲來體驗一下。這幅圖裡有9 個符號,給你10 秒鐘能不能記住9個符號分別是什麼?


似乎沒有那麼容易,那現在我換一種表達方式,同樣用10 秒鐘時間把這9個符號記一下。

實際上,兩張圖裡的內容是一樣的,但是排列方式有些差別,這就是有結構和沒結構的差別。
第二種有分類、有排序、有規律、有組合的方式,我們叫做結構化的方式。
 
  1. 結構化思考是全面思考
到底什麼是結構化思考?
我希望大家再思考一個問題:一個容量20ml的水杯,裡面如何裝下50ml的水?

也許你已經想到了答案,比如凍成冰塊。
但我們除了要關注答案,更要懂得解答過程。
比知識更重要的,是基於知識的實際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。

解決問題首先要分析原因,20ml的水杯裝不下50ml的水,因為水會流出來,水為什麼會流出來?

不外乎三個原因:第一,杯子本身容積太小,裝不下
第二,水本身是液態,它會流動
第三,地球有重力,所以水往低處流

當我們嘗試著從杯子、水、外部環境這三個方面去看待這個問題時,就找到了這個問題的一個結構。
有了結構以後,在這三個方面都有可能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。


比如從杯的角度可以換大杯;從水是流動的角度,可以把水凍成冰;從放水有重力的角度,去太空裝水就好了。

大家可以對比一下思維方式的變化,沒有結構的時候,每個人會用自己的經驗零星地得出一些答案。
這些答案可能對,可能不對,但我們也不敢保證這件事有沒有想清楚,有沒有想全面。


有了結構以後,你可以非常自信地跟任何人說,這件事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考慮,每個方面有幾個解決方案,既清晰又全面,表達準確且有說服力。
 
  1. 結構化思考的步驟
第一步叫理解,又叫隱性思維顯性化。
首先要覺察到現有思考結構存在,自己到底是怎麼看待問題的,也就是看到自己的思維方式,把它顯性化出來。

第二步叫重構,又叫顯性思維結構化。
找到自己的思維方式,比如發現自己的思考結構不清晰,就讓它變得清晰起來,這就是顯性思維的結構化。

第三步叫呈現,又叫結構思維形象化。
如果我們已經找出邏輯結構,並且還想把它存儲並傳遞出去,有個比較好的選擇叫形象化。很多大師的理論、方法論都是模型,因為模型是非常形象化的。


02
理解:隱性思維顯性化
  1. 結構拆解,讓問題簡單化
你去學西餐,你問老師說,加鹽加多少?他告訴你加幾克。

你去學中餐,你問老師說,加鹽加多少?適量。加油呢?少許。
老師少許是多少?只能意會,不能言傳。

這不僅是中西餐的差別,更是中西方文化下塑造的不同思維。
西方的思維認為任何事物都可分,東方的思維更加強調整體系統感悟,兩種思維方式各有利弊。

我們講的結構化思維,更傾向於是西方人拆解問題的思維方式。

遇到問題,先找結構。

舉個例子,怎麼把大象裝冰箱裡?大家第一反應會說怎麼可能。
但西方的結構化思維說分三步:
第一步,打開門
第二步,把大象裝進去
第三步,關上門。
分完以後發現第一步和第三步沒有任何難題,難就難在第二步。
那就再拆,是解決大象的問題、解決冰箱的問題還是解決放的方式問題

再拆到某個小點,把那個小點解決掉,整個問題都會被解決。
  1. 過看結構,判斷信息真偽

我們在接收信息的時候,就要找出信息的結構,同時把它顯性化。
找結構的方法有三點:結論是什麼?支撐結論的理由是什麼?支撐理由有哪些具體的事實?

基於這樣的方式,可以畫一張樹狀圖或者金字塔結構圖。最上面叫中心思想,中間叫理由,下面叫事實。

如果你在工作當中有注意去畫別人內容的結構,你會發現有事實,沒有理由沒有結論;再者有結論,沒有理由沒有事實。
或者是有理由有事實,但是二者並沒有任何的關係。


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,跟年齡無關,學歷無關,閱歷無關,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思維訓練。

03
重構:顯性思維結構化
很多人問我,溝通中遇到資訊表達不清應該怎麼辦?事實上,只要記住四個字就可以解決問題——論證類比
  1. 論:結論先行
有個學員跟我分享了一件事,非常有意思,分享給大家看一下。

張老師:您好,請問是小明的家長嗎?我是他班主任張老師。
家長:老師您好,您有什麼事嗎?
張老師:今天早上的時候,小明在上學的路上,路過一條河。
家長:然後呢
張老師:河水非常非常湍急。
家長:再然後呢?
張老師:之後他同學小紅,就你們家隔壁小紅,一不小心就落水了,太危險了這事
家長:我家孩子怎麼樣?
張老師:您別擔心,小明特別勇敢,第一個跳下去救她。
家長:之後呢?
張老師:之後把小紅給救上來了。到學校以後,我們把小明評為了見義勇為的小英雄,所以今天打電話,主要想恭喜您一下。

大家一聽是個段子,但你發現就算你沒遇到過這樣的段子,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場景?跟客戶說件事,說呀說,把對方說得特別不耐煩;跟老闆彙報工作,彙報了半天老闆沒聽懂。

大家知道差別在於什麼嗎?聽的人想聽結論。

結論先行,最難的不是先行,最重要和最難的是結論。

比如老闆經常跟我們說能不能講重點?你也會要求別人說重點?誰不知道說重點,關鍵那麼大的專案,那麼複雜,一句話說不清楚。

所以,當你在表達一件事情的時候,一定要先說你的觀點,這個觀點叫做有中心思想的主題句
明確的中心思想不能是「具體情況如下:...」「相關措施如下:...」,這些都不叫結論先行。

 
  1. 證:以上統下
以上統下,即上面有結論,下面有理由,結論概括理由,理由支撐結論,上下對應。

但凡你說一件事情,有了觀點後,一定要有理由去支撐這個觀點,而且這個理由必須是對方比較關心的問題。

舉個例子:假如你要向老闆申請加薪20%。你的理由是:第一,家庭生活成本太高,奶粉錢不夠了;第二,媳婦賺得比你多,心裡不平衡……

這些都是你的理由,也可以支撐你的結論,但是說服不了老闆。

你覺得老闆關心什麼?每個老闆關心的問題不一樣,就算同一個老闆,你找他和我去找他,問的問題也不一樣。所以,要從對方角度看對方關心什麼問題,基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才能支撐結論
 
  1. 類:歸類分組

在一張白紙上畫了一些點,大家可以發揮想像力看一下像什麼?

不管我們看的像什麼,絕大多數人都用了一種模式,把相近的三個點想像成什麼。沒有人跟我們說三個點像什麼,但是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三個點像什麼。

人類大腦有自動將某些具有共同特點的事物進行歸類組織的能力。
換句話說,相近的事分類就容易記。

如果你跟老闆彙報工作:「老闆,跟您說件事,這件事包含以下幾點,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」你覺得對方能記住嗎?

人類大腦一次性接受資訊的量是有範圍的。有兩種說法,一種是7±2,一種是5±2。對於這兩種,7是一個臨界值,突破7以後對記憶開始造成負擔。因此,不論是寫報告還是口頭表達,千萬不要超過7條。

通過分類,會讓問題變得更簡單。那麼,如何保證分類是清晰的,又怎麼保證在專業的工作崗位上,分類能讓客戶、老闆覺得是分清並且認同?

這就需要用到MECE原則,這套原則有兩個要點:

第一,相互獨立;第二,完全窮盡。
 

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,跟老闆彙報工作,講著講著讓老闆一個問題給問住了,沒考慮到。
最後得個結論,考慮問題不周全、不清晰。周全即完全窮盡,清晰即相互獨立。


那如何保證相互獨立且完全窮盡了呢?

舉個例子,假如說駕駛一輛貨車從A出發運送一批貨到B,半路遇到個隧道,限高3E公尺,但車加貨一共高3.05公尺,怎麼辦?
首先,目標是把貨送到上海。遇到了限高的隧道以後只有兩個選擇: 
第一,想辦法從隧道過去。
這就要解決高度問題。高度可以分為貨的高度、車的高度、隧道的高度。
車的高度怎麼解決?輪胎放氣或者貨車懸掛。
貨的高度呢?卸貨分批次運或者重新擺放一下。
隧道的高度呢?上面拓高、下面挖低或者沖過去。
第二,不從隧道過,繞路。
繞路就可以再分為:換交通工具或者換路。


當沒有結構的時候,能想出三四個答案。有了結構以後,運用MECE原則,相互獨立,完全窮盡,便可以想出十幾個答案。
 
  1. 比:邏輯遞進
在思考和表達一件事情的時候,一定要有先後的邏輯順序,這個邏輯順序是要比較出來的。

舉個例子,一個小和尚跟他師傅說:「師傅,我念經的時候睏了,可以抽根煙嗎?」師傅準備揍他一頓。

另外一個小和尚說:「師傅,我抽煙的時候可以念經嗎?」師傅說:「好孩子,就應該這樣。」

這兩個徒弟做了同樣的事情,但是結果是相反的。為什麼呢?有什麼不同呢?

順序不一樣,結構就不一樣;結構不一樣,事物的性質就不一樣。好比石墨跟鑽石,這倆個東西元素是一樣的,但是價格差得特別多。

順序是結構中特別重要的一個維度之一,一般情況下,我們有三種順序。

時間順序
彼此可能存在因果,可能不存在因果。比如常用的昨天、今天、明天。

結構順序
結構順序也就是我們日常理解的要素,當我們看一個專家總結他的方法論的時候,最簡單的是按照步驟去總結,比如這件事分成三個步驟、四個步驟。最難的是按照要素去總結,比如做戰略的3C。

重要性順序
將事物按重要性或非重要分組,如首先、其次、再次。


04
呈現:結構思維形象化
很多時候,我們都在頭腦中做理解和重構的過程,最多會拿筆來畫結構,但這個過程是看不見的,最後的結果還是需要呈現出來。
在呈現的過程中,有個比較好的選擇叫形象化,因為圖像包含的資訊會比文字多很多。




我們有一個小的工具叫結構羅盤,從內到外主要分成三個部分:「配」關係、「得」圖示、「上」包裝。

首先你要理清楚表達的要點之間是什麼關係,羅盤裡歸納出了4種模式,16種關係;其次,是得出這個關係匹配的圖示類型;最後是賣點包裝,也就是通過簡化、引用、類比和整合的方式,進一步對你的觀點進行濃縮提煉,讓它變得更加簡潔明瞭,容易記憶。

前人也會把經驗總結成模型,用字母、詞語的方式去做高度濃縮提煉,比如PDCA、3C、4P等等,這些都是屬於結構化思考DE 範疇。

現在市面上很流行學思維模型,其實思維模型就是思考框架、思考結構。結構思考力就是構建你自己的思維模型,把你的想法構建成一個結構模型。


05
如何訓練自己的結構思考力?
如何使自己的思維越來越結構化?刻意練習。

我總結了一個刻意練習的有效方法:重要的事情說三點

剛開始你會特別痛苦,經常你說了兩點可能就沒有了。但時間長了以後,你就養成了說三點的習慣,實際上就是刻意逼著你去做結構化。但要注意,這三點要符合論證類比的原則

首先你有個結論,結論有三個理由,三個理由分別又有三個事實依據。同時,理由之間還有明確的先後順序。這件事看著很簡單,但真的要做到其實非常難,但這就是我們刻意練習的方式。

同時,還要逐漸增加難度,建議是用 28 天時間,也就是四周。

第一周練「論」:結論先行,別人問你一件事,你想盡一切辦法提煉總結觀點。
第二周加上「證」:有了結論以後,讓你的理由能支撐結論。
第三周加上「類」:保證你的三個理由分類遵守了MECE原則。
第四周加上「比」:也就是排序,有明確的時間、結構、重要性。
TOP